
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2025年7月11日,土木与工程学院学生第八党支部在支部书记莫连的带领下,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开展第二部分“寻根铸魂——壮族之声”分主题党日活动。
在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支部党员代表与壮族三声部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温建业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温老师介绍,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源远流长,当地群众称其为“三合欢”,意为“合声山歌”。壮族三声部民歌不仅歌词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文化传统,还因其独特且具有艺术魅力的唱法,被多次邀请到国内外众多场合进行演出,且均获得极高的艺术评价,成为促进国内民族团结和国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并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中,八支部党员们在温建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民歌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温老师还现场即兴展示了一段精彩的三声部民歌高音部分颂唱,其高亢嘹亮的音色和独特的押韵,无需任何伴奏,自带动人旋律。听着他的歌声,仿佛能看到人们在山头对歌,歌声穿透山林,在山间久久回响的场景。温老师强调,三声部民歌不仅是壮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有众多学者和音乐爱好者慕名而来,在传承和发扬三声部民歌的过程中,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进一步增进了民族间团结与和谐。
在此次活动中,八支部党员们不仅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深刻认识到民族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传承在民族发展中的核心价值。也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实际行动为增进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推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温建业老师与支部各党员交流三声部民歌的信息
图为温建业老师为支部各党员讲解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历史
图为温建业老师为支部各党员讲解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特点
图为活动结束后的合影
一审一校:龙舒桦
二审二校:杨笑宇
三审三校:秦 磊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招生处
VR实景
IPv6
南宁校区:广西南宁市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道16号
桂林校区: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山街317号
党政办公室:0771-6031550(南宁)0773-8998055(桂林) 招生处:0771-6031555(南宁) 0773-8998009(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