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智瓴土工】南理三下乡I薪火相传·非遗逐梦实践团赴百色红七军军部旧址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

来源: 作者:杨海华 编辑: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9  打印

2024年7月,南理三下乡“薪火相传·非遗逐梦”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老师秦磊、龙舒桦带领下,一行9人走进广西百色红七军军部旧址,通过实地考察、历史场景复原、重温革命誓词等形式,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实践,深挖革命历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百色红七军军部旧址坐落于百色市解放街39号,这座始建于1720年的岭南风格建筑,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完整保留着百年前的风貌。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先辈在此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里也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红七军的核心驻地。

踏入旧址大门,“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匾额庄重醒目。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团队依次参观各展厅。邓小平同志曾使用的办公室兼卧室里,一张木床、一方书桌、一盏油灯,陈设简陋却充满历史厚重感;展厅内陈列的锈迹斑斑的步枪、磨损的马灯、泛黄的文件手稿等文物,生动再现了红七军将士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这些文物是历史的无声见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团队成员在参观时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红七军军部旧址陈列文物。南理三下乡实践团队 供图

为更直观地还原历史场景,团队联合旧址管理方,根据史料记载和当地人员指导,对当年百色城及军部旧址周边环境进行微缩复原。通过观看场景模型、设置互动展板,将起义前的筹备、军民协作等历史片段具象化呈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参观者更身临其境地理解革命历史。”旧址负责人介绍。

图为团队联合复原的百色起义历史场景模型。南理三下乡实践团队 供图 

参观结束后,团队在旧址广场举行重温革命誓词活动。在秦磊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成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誓言在旧址上空回荡,展现出青年学子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决心。

为团队党总支书记带领成员在旧址前宣誓。南理三下乡实践团队 供图

实践期间,团队还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走访党史研究机构,系统梳理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和深远意义。起义胜利后,红七军迅速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不仅为右江地区贫苦农民带来希望,更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些研究成果将形成调研报告,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南理实践团队以沉浸式研学、场景复原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学习走深走实。团队负责人常烁骐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红色资源,通过多样化实践助力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红七军军部旧址门前合照 南理三下乡实践团队 供图


一审一校:龙舒桦

二审二校:杨笑宇

三审三校:秦  磊


南宁校区:广西南宁市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道16号

桂林校区: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山街317号

党政办公室:0771-6031550(南宁)0773-8998055(桂林) 招生处:0771-6031555(南宁) 0773-8998009(桂林)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0 15:00:17